(二)
劉旭東連續兩夜不能入睡,一直在思考怎樣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。讓他欣慰地是他發現了像羅富權、李定華這樣的勤勞致富帶頭人。他得想盡一切辦法維護好他們的積極性,讓他們成為全村人的榜樣,帶動大家一起致富。決不能讓這些人灰心,更不能讓他們敗下陣來。
第二天,他就到鎮上救助中心爭取到了14000斤救災糧運回后按在家人口分發了下去。還爭取到石棉瓦216塊分到受災戶。
沒過多久,唏唏呼呼地來了一大幫群眾。到了劉書記的面前“嘩——”地一下散開,圍著第一書記站了大半圈,正中的胖墩說:“劉書記,我們都是公告村人,你的救災糧,為什么只發在家的,不發給我們外出打工的呢?在家的人受災,我們也受災呀!
“我們不要多的,大家都得一樣看待?!焙竺嬗腥苏f。
劉旭東急忙解釋:“鄉親們,你們在外打工說明你們有勞動能力,可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、留守兒童,他們失去了勞動能力,不救行嗎?”
“共產黨的救濟,就該人人有份?!?/span>
“你想改變我們的習慣不是!”
“那可不是你想改,就改得了的?!?/span>
人們你一句,我一句的似乎是誰教好了一樣。人圈越縮越小,把第一書記圍得緊緊的,劉旭東一看這陣勢,心里一急,冒出了汗珠子,兩只腿突然軟軟地站立不住蹲了下去。
“胡鬧,誰叫你這樣做的?又是你胖墩,看我回家不收拾你?!憋@然這是胖墩的父親,他說完話,把胖墩拽回身后。
羅主任跑過來說:“大家靜下心來想一想,你們在外打工掙錢,每月按時拿工資,你們損失什么了?劉書記今天把救濟糧分給在家的人口,是因為他們種的莊稼確實受災,影響生活?!闭f著,他蹲下去問:“書記,沒事吧?!?/span>
回到村委會,劉旭東四腳酸軟,不想吃飯打盆水洗了腳就躺在了床上瞇起眼睛。支書、主任見他太累,就掩門退出去了。
“這是怎么啦?”躺下去的劉旭東自己問自己。難道我做錯了么?群眾這么反感。他重新反省自己,從4月2日起進村到今天共3天,所做的工作沒什么不對的呀。把救濟糧分給在家的人,這錯了嗎?沒錯!絕對沒錯!哪,剛才的思潮從何而來呢?不行,這是平均主義的思想在作崇,要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。讓其發展、危害會更大。深入想想,還不能用當面批評的辦法,那怎么辦呢?他想啊想啊……突然坐起來在包里摸了半天,嘿,包底摸到了兩塊巧克力,放在嘴里嚼吧、嚼吧,似乎來了精神。于是,打開手提電腦,哆哆哆銀屏上出現了“公告村三年規劃”的字樣。
工作到天亮,他跑步回來,見到群眾接待辦公室桌子上放著兩個背包。一打聽,他的駐村工作隊又增加了兩名隊員。一是貴陽市公安局派來的宮永新,二是貴陽市人民體育場派來的向少軍,這讓他很欣慰。他急忙打開爐灶做上早餐,三人一邊吃一邊交談公告村的情況,親如兄弟。劉旭東像妻子一樣,去去來來地幫他們洗碗、鋪床??诶镞€哼出了“我們的家鄉,在希望的田野上?!?/span>
雨后四月,土質濕潤,山坡上三三兩兩的采藥人,讓劉旭東感到新奇,他們在白花郎草里面找去找來的找什么呢?劉旭東、宮永新、向少軍他們這山挖一點泥,那山刨一點土,每一溝,每一汊,凡是土質異樣的地方,他們都取了樣,7.5平方公里的面積,他們取了11種,準備把樣土送到貴州農學院去化驗。
巧得很,竟在大紅巖坡上遇見了李定華,兩人一見如故。此人聰明,很有經濟頭腦,住在大山里照樣勤勞致富。他帶著兩個兒子經常在山里轉悠,現在李定華的背簍里裝著數十棵白芨④野生苗,大兒子扛著一棵叫金彈子⑤的帶根樹樁,小兒子提著兩個塑料袋,里面裝兩株在山上挖來的野生君子蘭。三爺崽滿載而歸。劉旭東他們選一處石包坐下,李定華挺著肚子競從荷包里掏出一包黑腳桿香煙敬他們,邊抽邊聊天,李定華競說出他在貴定的大山里找到過一株叫“皇冠玉荷”的名貴蘭花,正好拿到在黔南州召開的中國首屆“金路杯”蘭花藝術展上,榮獲金獎。銘品為“春蘭荷瓣”價值百萬。
二0一二年二月黔南報報道,昨天是第16屆中國(貴陽)蘭花博覽會的第四天,展館繼續以每天數千人的接待量迎接市民參觀。同時,各種名蘭交易也有條不紊的進行。中國蘭協常務務理事王政芳介紹:連日來,各界蘭友對所鐘愛的名蘭都在私下里討價還價。據悉一位貴陽蘭友正月十五日剛獲得的一顆落山草——白冠玉荷,因其白玉色荷瓣在全國罕見,成為本屆蘭博會的一個亮點。云南紅河州一位蘭友珍藏的一盆名蘭,不少蘭友出價到每苗16萬元,一盆蘭花高達160萬元。王政芳說:“所有交易要到蘭博會結束才能見分曉,因此目前名蘭交易都還處在討價還價中。本屆蘭博會展出水平為歷屆最高,屆時肯定會爆出天價蘭花交易”。
聽到這般消息,劉旭東他們當即就隨同李定華爺仨去了他家,李定華家門前放了三排約上百盆的金彈子大盆景。說話間,李定華抬出一方鋁盤。各式各樣的根雕煙斗,有麻栗木的,有牙白木的,大概20多個。他還拿出了榮獲蘭博會金獎的證書及介紹盛況的黔南報。在二樓大型的窗臺里,還讓他們看到了二三十盆盆栽名蘭。這讓劉旭東暗暗佩服。在這邊遠的大山里,清鎮、修文兩縣交界的貓跳河邊竟出現了從事園林盆景和名蘭的種植戶。真是一位鄉間的勤勞致富帶頭人。
羅富權養豬50頭以上,規模不算大,卻在公告村首屈一指,也是大家恭維的靠養豬發家的帶頭人。
這些人只要加以引導、鼓勵,他們自會邁入小康??上駨埑扇A這樣的就必須時時關照了。張成華在公告小學教書二十多年沒有轉正,還患下了骨質疏松病。兒子外出打工遇到挫折,有個剛考取衛中的孫女張米菊,還要老倆口撫她讀書。
老伴只能做點自留地,維持一點付食蔬菜,其余就靠農村養老保險金,每月每人170多元來維持,極度貧困。而像郎文珍,他的丈夫在給鄰居幫忙辦喪事時觸電身亡,她孤身一人,在干部對結幫扶卡上寫的困難原因:“缺勞動力”,幫扶措施為,扶貧生豬5頭,每頭補助800元,補助修圈1萬元,共計1.4萬元。濱湖養老利益聯結1人,補助資金500元。參合補助220元,參醫報銷400元。低保幫扶,養老保險1116元,低保4523元。土地流轉3992元。
像郎文珍這樣的建檔立卡戶共有5戶11人,定為重點幫扶戶。這些情況都掌握之后,他完善了《公告村2018-2020三年幫扶規劃》。
2018年5月,他們將公告村的村情上報到三個扶貧單位,單位黨委組織有關人員實地考察,劉旭東正匯報時羅富權及老婆兒女來了,他們一進門就“撲咚”一聲跪在了眾人的面前,面向正在說話的劉旭東連磕幾個頭, 然后說:“恩人,恩人呀!我們一家人謝謝您了。要不是你及時的救助,我那豬再淋雨就會感冒。前年我們損失20多頭,就是被雨淋后發生的。恩人哪,您為我們家做了件大好事!”
羅富權及老婆、孩子 的那種虔誠,那種實心,那種敬仰不言而喻。
這,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人。當他們扶起羅富權一家,送出門口時,個個都淚濕眼眶,感動萬分。
劉旭東的臉上早就滑下淚珠,他根本沒有想到,謹謹這一點小事,會讓羅富權一家這么感動——多好的百姓呀。
未完待續......
作者:程家強